“中国机长”刘传健,34分钟救128人,着陆后为何半年没复飞?

61 2025-08-05 17:57

“中国机长”刘传健,34分钟救128人,着陆后为何半年没复飞?

2018年5月14日一早,刘传健在严重缺氧和零下40度的低温中,开着“敞篷”客机飞行了34分钟,终于在成都双流机场完成了世界民航史上的这次“史诗级”备降,是硬生生地把机上128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自此,刘传健成为了大英雄,并得到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中国机长”!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此后半年的时间里,他却再也没有飞上蓝天。

那么,这位大英雄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他为何能创造世界民航史上的这个奇迹?

而在“一战封神”之后,他又为何没能立刻重返蓝天呢?

飞行员

刘传健出生于1972年,是重庆九龙坡区陶家镇人。到现在,村子里还有留给他的承包地。

他小时候,老家到处都是水田,他经常会和小伙伴一块抓鱼鳅。当别的孩子还是两手空空的时候,眼疾手快、做事细心的刘传健就已经抓了一小袋。而这种从容、冷静的特质将在日后始终伴随着他。

在学习上,刘传健的脑子很好使,成绩很出色。空军飞行学院招飞的时候,他兴冲冲地就报了名。可遗憾的是,这一次努力却因为文化课的成绩只差了一点点而以失败告终。

那时,他父亲在水泥厂上班,按政策,他去接了班。要说这也算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刘传健的飞行梦却没有磨灭。上了2个月班之后,他听说可以到学校复读,于是便立刻跑回了教室。

在高中老师的帮助下,刘传健在1991年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学习的方向是轰炸机驾驶。

我军对飞行员的训练是极为严格的,要求也异常苛刻。在学习期间,学员们在凌晨5点就必须起床,然后要在零下20度的严寒里,穿着背心短裤一口气跑10公里。

刚开始跑的时候,大伙冻得瑟瑟发抖,然后就慢慢满身大汗,等跑完的时候,头发上的汗珠都已经结成冰了。然而,就是这种严格的训练锻炼出了刘传健无比坚定的意志品质。所以,他在日后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都会显得更加从容。

除了严格的训练,飞行学员们的淘汰率也非常高。通常有7成的学员会被淘汰。一个班的二三十人,到最后剩下的也许只有一两个。但刘传健留下来了,而且每科的成绩都是优秀。

也正因如此,他在1995年又连过三关,成为了学院的飞行教官。可以说,他是千里挑一的天之骄子。

在业余时间,身高只有1米72的刘传健很喜欢打篮球,而且位置还是前锋。同学记得他弹跳力惊人,协调性极好,在球场上的反应异常敏捷,胆子还大,敢打敢拼,心理素质极佳,两三个人都防不住他。所以,他在日后成功迫降后,同学们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在当教官的时候,刘传健每年都要带着学员们进行座舱罩爆裂训练。也就是在驾驶初教6教练机的时候,座舱盖会突然向后打开。如此,教官和学员就要在千米高空开着敞篷飞机飞行。

这样的训练,刘传健经历了无数次。不过,初教6是螺旋桨飞机,最高速度也只有每小时200公里,在进行“敞篷”训练时的速度会降到100公里左右,和在高速开车时开打车窗的感觉差不多。

那时,他肯定预料不到自己将在日后遇到比训练中更为严酷的考验,那就是在飞机时速超过600公里和极端缺氧的情况下,还要忍受着零下40度的低温来驾驶一架巨大的“敞篷”客机。而且,他还要把机上的100多人全要安全地带回地面!

生死考验

2006年,刘传健转业到了川航工作,担任空客客机的驾驶员。虽然不再是军人,但他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

他不喝酒,不吸烟,不玩牌,在不工作的时候,他非常“宅”,几乎不出门,就是在家收拾屋子,种些花草,养养小乌龟,喝喝茶,陪陪老婆和孩子。

但是,因为长期要飞高原航线,他对自己的身体要求从来没有放松,一有时间,就会进行体能训练。同事们为此送给他一个外号~“高原小王子”。

在执飞的前一天,刘传健基本不会在家过夜,而是要提前返回集体宿舍。这一来是能休息好,二来是为了避免堵车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总之,他是一位兢兢业业的机长,心里始终牢记这肩上的责任。

2018年5月14日早上6点26分,,刘传健像往常一样驾驶着空客客机,准备从重庆飞往拉萨。这条航线,他每年差不多要飞100多次。那天,天气晴朗,如果一切顺利,飞机将在两个多小时后落地。

起飞后的30多分钟里,机上的一切都很正常。在进入平飞阶段后,空姐们开始准备给乘客发放早点和饮料。

而在7点08分,当飞机在9800米高度的航线进入成都空域后,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都听到了一声“爆米花”响。

怎么回事?

训练有素的刘传健立刻意识到可能是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碎了。事实也是如此,响声过后,他赫然发现右侧副驾驶前方的挡风玻璃已经出现了龟裂。

他立刻用手一摸,内层玻璃真裂了!

还没等他们两人反应过来,右侧整块挡风玻璃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部碎裂。顿时,驾驶舱的温度骤降到零下40度,压力也随着骤减,时速800公里的冷空气瞬间涌入,如刀一般撕扯着两人的皮肤。

刘传健还发现自己什么都听不到了。

这是因为玻璃全部炸裂时的声音犹如炸弹在他耳边炸响,从而导致了他耳朵的暂时失聪。

那一刻,刘传健感觉自己的脸已经被吹变形,仪表盘也已经被高速气流全部掀起,根本没法判读各种飞行数据。

而更要命的是,就在玻璃炸裂的一瞬间,副驾驶还被吸出了驾驶舱,幸亏有安全带绑着,人才没彻底飞走。刘传健想伸手去抓,把副驾驶拉回来,但他也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怎么够,也够不到。

与此同时,客舱里也乱成了一片。

在出事的一瞬间,客舱里的餐车和所有没有固定的物品全都“飘”了起来,又重重的落下。一位正在发放早餐的空姐被餐车重重地撞上了腰部。顿时,乘客们是一片惊呼和尖叫。

当时,每个座位上方的氧气面罩纷纷自动落下,机舱里的灯光全部熄灭,而大家都能感觉到剧烈晃动的客机正在急速下坠。

乘务长毕楠见此情形,立刻稳住情绪,通过广播对乘客进行安抚,告诉大家飞机一定能安全抵达。而其他空乘人员则争分夺秒地按训练中的处置方案,为乘客和自己做好保护工作。

后来,毕楠回忆起这条安抚广播时,表示自己并不只是在安慰大家,而是她坚信机长和机组一定可以带着大家安全着落。

话虽如此,彼时的驾驶舱里,刘传健可是在经历生死考验。

在低温、低压、高速气流、剧烈震动和震耳欲聋的噪音中,刘传健凭借自己20多年的飞行经验和在部队时接受过的严格训练,很快强行稳定住情绪,并立刻通过应急通讯频道向地面空管发送了情况说明。然后,他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控制住急速下坠的飞机。

这项操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因为在那种情况下,飞机必须尽快降低速度和高度。而如此操作如果太快的话,那飞机的安全又无法得到保障。

但是,飞机的自动驾驶设备已经失灵,操作飞机要完全凭借刘传健手动完成。凭着多年的经验、扎实的基本功和顽强的意志,刘传健最终按照训练中的标准程序,不但将飞机改成了平飞,而且还成功控制住了速度和高度。

与此同时,成都机场的空管已经启动应急机制,通知所有飞机避让,为刘传健的航班腾出了一条专用航线和降落跑道。

7点46分,刘传健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34分钟之后,终于将飞机平稳降落在了成都双流机场,完成了这次“史诗级备降”。同时,他也将机上的128人从鬼门关硬生生地拉了回来。

在飞机停稳的一瞬间,客舱中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而驾驶舱内则是一片沉默。

3分钟以后,刘传健首先打破了沉默:“我们成功了!我们还活着!”

后来,有人问他在平安着陆后,为何会那么平静。

但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那三分钟的含义,因为那三分钟也许就是人的一生。

在进行了高压舱治疗和心理疏导后,除了被吸出舱外的副驾驶和被撞上的空姐还在留院观察,机上的所有人都在转天结束观察离开医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传健很快就能继续飞行。虽然他认为自己没问题,但重返蓝天的日子,他一等就是半年。

这到底是为何呢?

传承

经过这种生死考验之后,人都是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而在亢奋过去之后,无尽的疲劳就会袭来。刘传健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像掉进了棉花堆,就是想睡觉。

而睡了一阵子之后,他又开始失眠,就算睡着了,但又会因为经常梦见天上惊险的那一幕而突然惊醒。那段时间,他和同事们都要借助安眠药才能睡好。这个过程是无比的煎熬。

为此,川航和民航总局为他们请来了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医生告诫他们心理上的恢复要比身体上难得多,最重要的就是努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量不要去想5月14日那天的事。

可这谈何容易?

全国人民的关心、媒体的追踪报道以及各种到来的荣誉使刘传健注定无法淡忘5月14日那天。

不过,他没有选择逃避,他坚信自己既然已经飞行了20多年,就肯定能跨过这道坎儿。

在心理康复的同时,刘传健还要过专业技能考核这道关。

按照规定,机长的飞行资质有效期最长只有半年。所以,在5月14日之后,刘传健还要重新进行培训和考核。

令人意外的是,他在2018年8月还考上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为了航空管理项目的研究生。这意味着从这年11月开始,他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每个月要到清华大学上4天课。

2018年9月30日,总书记在北京接见了刘传健所在的川航“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的全体成员。大家还受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

总书记的接见和这项莫大的荣誉给了刘传健极大的鼓舞。他的状态迅速恢复,比大夫预测的时间足足压缩了2倍。

2018年11月16日,刘传健复飞成功。同事们都感慨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而对于李传健而言,为了复飞而付出了6个月努力和他在过去27年飞行生涯中所付出的努力是一样的。

复飞之后,刘传健的心理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他说在过去对飞机是没有感情的,但在复飞之后,他把飞机看作了自己的同事和朋友,而旅客则都像是自己的亲人一般。

他的事迹在世界航空界也引起了轰动。空客将他的操作列为了飞行手册中的规范操作流程,并邀请他在空客第25届全球安全年会上发言,向全球同行介绍自己的经验。

这是空客有史以来第一次邀请中国内地的飞行员在会上发言。

发言结束后,在场所有的人全部起立,热烈的掌声足足持续了3分钟。空客则将一架刻有他名字的飞机模型赠送给了刘传健。

如今的刘传健已经担任了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同行。

虽然不再继续翱翔蓝天,但他相信同行们将为我国的民航事业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素材来源:

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家人:他差点接班当了水泥工人 人民日报

揭秘川航机长刘传健:全优毕业成飞行教员 多次进行“玻璃爆裂”教学!浙江日报

“副驾驶飞出机舱,我根本来不及抓” 川航机长刘传健回忆空中“惊魂一刻” 央广网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下一篇:以色列要饿死50万人,北京时间7月31日,加沙要变天了
上一篇:美国威胁对华增税,短短四日失业率骤升,特朗普:解雇统计局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