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看点|山西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简介
146
2025-07-26
一、业绩亮眼却难掩市场"抢跑"本质
启明星辰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15亿至11.7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至60%。这一增长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运营质量优化,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显著改善??
然而,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警惕。因为在这个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我深知一个铁律:新闻永远滞后于市场。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买传闻,卖新闻"。A股市场独有的"抢跑特性",让所有公开信息都变成了"马后炮"。
二、量化数据揭示的残酷真相
有人会觉得机构的选择怎么可能被我们普通人看到?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量化大数据技术取得长足的发展,现在的量化大模型已经可以对交易行为进行分离。为什么这两年大家都觉得量化交易厉害?说到底不是手段厉害,而是底层的数据是领先的。
以这只本周涨幅较好的股票为例。从走势来看,该股在本周爆发之前处于反复震荡的状态,一点没有爆发的迹象。但如果看的是机构的交易行为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大数据系统提供的该股的交易行为数据。图中橙色柱体叫「机构库存」数据,反映的是机构资金活跃程度。「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的时间越长,说明机构参与的积极性越高。虽然我们说机构参与不等于机构买入,但试想下:如果机构不看好一只股票,会不会持续参与交易呢?
三、从三个案例看机构的"潜伏术"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最近有两个典型案例值得关注:
"凌钢股份":钢铁股去产能"隆扬电子":果链概念
这三个案例分属不同行业,但有一个共同点:在股价启动前,「机构库存」数据就已经持续活跃。这再次印证了我的观点:机构资金一定是提前潜伏的。
四、回到启明星辰的思考
现在让我们回到启明星辰的案例。公司确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AI安全赛道快速突破数据安全项目落地新任董事长履新深化中移协同
但关键问题是:这些利好在发布前,机构的交易行为是否已经有所体现?这才是投资者真正应该关注的重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普通投资者最需要的是:
学会识别真实的交易行为建立自己的量化分析体系摆脱对新闻的过度依赖
记住:所有的一切因素最终都反映在交易上。如果你可以看到真实的交易数据,"被新闻欺骗"的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
声明:
本文所涉信息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而成。
部分数据、信息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操作建议。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均为诈骗行为。
本人从未建立任何收费群或开展荐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