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深究」五感沉浸:让我们生活在元宇宙的“真”全沉浸

193 2025-07-24 16:29

引言

在上一期《元宇宙深度研究》中,我们讨论了元宇宙的第一个概念“空间互联网”,解释了AR/MR为何能够取代手机/笔记本电脑,成为下一个日常的移动终端以及如何让目前的2D互联网全面3D化,让我们可以“活”在互联网当中而不仅是只能使用互联网。那么这一期,我们将深度研究VR为何能够取代电脑,成为“全”沉浸的计算终端。

按照惯例,开始之前请想象:你戴上一款VR头显进入到一场虚拟演唱会。舞台上的灯光闪烁在你的脸上,音乐节奏震撼澎湃,低音炮的节拍不仅在耳边回荡,还通过触觉背心传遍全身,让你感到“真的”亲临现场。你伸出双臂拥抱远在千里的好友,触觉手套在掌心传来逼真的温度、压力,这种拥抱的感觉让你再次想起视频通话无法传递的关怀和真实。随后,你瞬间切换到一个虚拟厨房:灶台锅里的热汤翻滚,突然一阵风吹开,你的鼻子闻到了刚出锅的香气;你想着尝一口汤,你的舌头上居然真的泛起一股咸鲜味......

注意注意,以上描述均为元宇宙所带来的虚拟内容,这不是在现实中的经历,而是未来的虚拟变革!现在科技已经能模拟嗅觉和味觉:例如,美国OVR公司的ION装置可在虚拟空间中释放成千上万种香氛;新加坡研究团队的“数字棒棒糖”可以通过电刺激模拟出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不仅如此,未来的你还可以坐在家里,通过VR头显操纵室外的机器人种田浇灌,每当机器人下锄撬地,你后背的体感座椅就会同步传来震动反馈。正如美国宇航员拉贾·查里(Raja Chari)在国际空间站上佩戴VR头显进行太空救援训练那样,这些技术将让我们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切换,仿佛真正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

01

别把AR当成VR!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经常被一同提起,但它们提供的体验完全不同。AR眼镜是将数字信息叠加到我们真实世界当中,让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增强;而VR是通过完全替代现实来为我们提供更加深度的沉浸体验。简单来说,AR更加的轻量便携,同时能让你“看见”虚拟内容与现实共存,更适合带出门,因此说AR会替代手机;而VR会显得比较笨重,但它的功能更加的强大全面,能把你完全“置身”到模拟世界中,让你不知不觉丢掉现实感,因此说VR会替代电脑。

来自美国公司artlabs的一项研究指出:能够带来全面沉浸的VR才是元宇宙建设的核心,因为VR在元宇宙中才是创建共享数字空间的关键技术,让用户可以共同在单一虚拟场景下社交、工作和娱乐。简言之,AR更像是对日常生活的补充增强,VR则像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为未来的数字社会提供必要的感官和情感基础。

02

为什么五感全开才叫真沉浸?

现在的“沉浸式”产品都只能称之为沉浸式产品,而未来的元宇宙世界才是“真沉浸”。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被同时激活时,虚拟体验才能获得贴近真实的感染力。例如,在一场沉浸式VR演唱会中,清晰的空间音频与低频振动背心的完美同步,才能让人仿佛真置身于现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声音来源和跟着节奏跳动的心脏;在虚拟厨房中做饭,视觉和气味的配合才能感受到热气扑面、香味扑鼻,才能让你下意识地咽口水。

多感官地协同可以提高在场感(presence)的同时,也能让虚拟事件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全方位地刺激才能让人彻底忘记自己在玩游戏,让虚拟环境变得“更真实”,是让我们不会仅仅是成为一个操纵角色的游戏者的关键,而是真正地“活”在这个数字空间里。

03

“五感沦陷”的黑科技

要想真正“住进”这个虚拟世界,实现上述的多感官沉浸体验,这些神器则是必要:

VR头显(HMD):最新一代头显不仅是一块屏幕,同时也是传感器。比如Meta的Quest Pro使用了“煎饼透镜”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宽视场的清晰画面,更重要的是它首次内置了眼动追踪和面部表情追踪技术,让虚拟形象可以实时映射用户的眼神和微笑。HTC的Vive XR Elite则配备了每眼1920×1920分辨率的显示屏,采用前置摄像头实现6DoF独立定位和混合现实功能。苹果的Vision Pro拥有超高分辨率的Micro OLED面板(约2300万像素/只眼)和精准的手部追踪,其推出也带动了行业对“替代屏幕”级别体验的关注。在国内,字节旗下的Pico公司也推出了Pico 4 Ultra头显,以4299的价格上市被号称是廉价版的Vision Pro替代品。触觉装备:除了视觉,触觉反馈能把虚拟物体“带到”你的皮肤上。荷兰公司SenseGlove的Nova触觉手套可以让你感觉到虚拟物体的形状、材质、刚度和阻力,其内部的力反馈装置通过磁阻刹车技术向每根手指施加力量,单指最大可达20牛顿,相当于感受2公斤重物的触感。全身触觉服方面,英国的Teslasuit采用电肌肉刺激(EMS)和神经刺激(TENS)技术,可以模拟被打中、淋雨等触感,同时内置惯性传感器实现全身动作捕捉,还搭载生物传感器监测心率等数据,提升身体反馈真实性。韩国公司bHaptics推出的TactSuit X40振动马甲内含40个小型振动电机,可无线连接VR头显,为用户的胸背、双臂提供细腻的震动反馈,常用于模拟射击、心跳或音乐低音等效果。其他感官设备:虚拟现实还在探索更多物理感官的再现。温度和风力模拟方面,有的触觉服集成了温度控制模块,可以调节冷热变化;一些VR影院或体验馆则使用风扇在环境中吹风,以模拟速度感或气候。嗅觉方面,美国OVR公司的ION气味发生器利用微纳米粒子技术,可以在VR环境中快速产生成千上万种气味,例如在虚拟森林中同步释放泥土与花香。味觉更为复杂,目前已有研究团队研发出“数字棒棒糖”,通过对舌头电刺激来模拟酸甜苦咸等四种基本味觉,虽然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它展现了未来在VR中可以“尝到”食物的可能。脑机接口(BCI):更前沿的是脑机交互技术,它让意念直接通向数字世界。美国Neurable公司开发的BCI头戴设备通过脑电(EEG)传感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捕捉佩戴者的脑活动并解读意图。他们的系统能够在非侵入式下实时记录大脑信号,将注意力或情绪变化转化为控制指令,用于调节VR内容或提供健康反馈。在国内,北京脑科学研究院联合国有高科技企业NeuCyber NeuroTech已植入首批“北脑1号”脑芯片到志愿者体内,用于收集和刺激神经信号。

这些探索表明,在未来我们或许能通过意念来操纵虚拟世界,甚至实时监测和调节情绪,以更自然的方式体验元宇宙。

04

现实骨感:贵、重、晕!

当前沉浸式硬件仍面临不少挑战。最明显的便是成本和便携性:很多尖端设备价格不菲,Meta Quest Pro首发价接近1500英镑,换算成人民币接近一万五,TeslaSuit、SenseGlove等专业级设备价格也动辄上万;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也是常见问题,长时间佩戴头显易引起颈部疲劳和眩晕。内容生态方面,目前优质的全感VR内容还相对稀缺,不同设备之间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互通性不足。技术门槛和使用门槛尚存,使得普通用户要全面体验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当然,随着技术进步,这些瓶颈一定会被打破。芯片和显示屏会越来越微型化,头显将更轻巧;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则延长续航;AI算法和云计算的加入可能实时优化画质并生成内容;更远的未来,脑机接口和神经刺激技术的成熟可能让界面变得“隐形”:我们或许不再需要物理按键,一句话就能在虚拟世界中行走,甚至感觉不到设备的存在。

05

全沉浸有何意义?

当穿戴变得隐形、所有感官都被激活时,我们可能会问:如果所有感觉都和真实无异,那它还是虚拟吗?你有没有发现,技术的边界与哲学命题在此刻交汇:或许,虚拟与现实的差别,正是我们赋予它的意义。

当全身追踪设备和高精手部控制能让你的肢体动作被实时映射到虚拟形象上;面部识别和眼动追踪让你的表情和眼神能在虚拟世界中也被同步呈现。这种高度的具身感(embodiment)让互动更自然的同时,也促进了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一项心理学研究认为,沉浸式VR能够增强人们的情感同理心。因为你仿佛真正地在以第二个人的视角体验世界。当我们在数字世界中彼此倾听、拥抱、合作时,那种存在感和亲密感是平面屏幕难以企及的。VR的隐喻有时被称为“终极同理心机器”,它让地球另一端的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心跳,让不同世界的人们可以共享一场场共同经历,这为元宇宙的发展奠定了不一般地情感基础。

总结

当界面消失,我们的意识将彻底融入数字世界;当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都全然被唤醒,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将不复存在——那时的元宇宙将不再是生硬的“技术产品”,而是真正的第二个世界,真正的人类第二文明。

这里有着我们热爱的风景、有疼痛也有喜悦,有思念也有陪伴——它是记忆的延续,是情感的延伸。当我们在元宇宙中彼此微笑、拥抱、协作,每个神经冲动、每份喜怒哀乐,都将在这片数字大陆上留下烙印。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终于可以说:这里也是“家”。

如果你已经读到这,我希望你能和我们一起走这条路。

关注这个专栏,分享你的想法,我们共同塑造这个未来!#图文打卡计划#

下一期,我们将深度研究虚拟世界是如何演变成人类的第二文明......

部分参考资料:

Feeling Connected: The Role of Haptic Feedback in VR Concerts and the Impact of Haptic Music Players on the Music Listening ExperienceWhat is multisensory XRAR vs.V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Meta Quest Pro: A Crucial Stepping Stone in VR EvolutionVIVE XR Elite - Specs for the Standalone VR HeadsetByteDance launches Pico 4 Ultra in China,competing with Apple Vision ProIntroducing SenseGlove Nova, A Rapidly Donned Haptic Force-Feedback Glove For Professional VR/AR TrainingFull Body VR Haptic Suit with Motion Capture | TESLASUITbHaptics Tactsuit X40 | Advanced Haptic Suit | 40 Immersive Feedback PointsNeurable Inc. Raises $13M Paving the Way for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in Everyday ProductsChinese neuroscience firms tap brain's electrical activity in a rapidly growing industryMeta Quest Pro: A Crucial Stepping Stone in VR Evolution

我们已将所有参考资料同步至“元宇宙知识库”当中,可点击蓝色字体查看。

下一篇:爱思助手修改企业微信定位会被发现吗?肯定会!
上一篇:35年古董机魔改,美军冲绳豪赌F-15EX,却被歼16机海战术吓退?
推荐资讯